岳阳云溪区筑梦3万余名产业工人成长乐园——“产改”扬帆 “绿”潮涌动

来源: 岳阳工会 发布时间: 2025-01-02 09:01 浏览次数: 字体:

  岳阳市云溪区有一片格外“绿”的土地,郁郁葱葱,高塔林立。


  这里地处京广经济走廊与长江经济带交汇中心,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拔地而起,总投资356.8亿元的乙烯项目隆重开工,2023年完成技工贸1320亿元、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一……云溪以“一域之力”撑起了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的“硬脊梁”。


  这份亮眼的产业成绩单背后,奋斗着3万余名产业工人。近年来,以绿色化工高新区为主战场,云溪区总工会以“产改”实践助力搭建产业工人成长乐园,为聚力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和世界领先的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注入强劲动能。



                                          筑基育英  提技赋能

  化工领域生产设备十分复杂,生产材料具备一定危险性,决定了其产业工人必须经过严格岗前培训。12月12日,记者走进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职工实操培训基地C区,一套1:100比例的加氢工艺全流程微缩装置映入眼帘。“这套装置等比例还原了每一处配件,可像积木一样灵活拆卸组装。”该培训基地教师胡扬超介绍。


  “培训基地配套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以及专家研讨室,太全面了!”27岁的李可为是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的一名加氢操作工人,他在培训基地完成了实物装置开机、应急处理操作等岗前培训。据了解,该培训基地2024年投用以来,采取30人左右一组的小班模式,已培训产业工人600余人次。


  为打造一支与现代石化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大军,云溪区总工会动员园区企业新入职员工分批到实操培训基地学习,联合人社、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组织企业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大力支持专家、劳模工匠、首席技师等“传、帮、带”,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师徒结对体系,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成立劳模工作室后,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和“师带徒”的模式,辅助以专利申报奖、新产品提成奖、项目完成奖等组合激励机制,公司年均新增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0项,年均利润增长率均超过100%,产品品质及经济效益连年上升。


  云溪区总工会大力支持园区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校签订校企协同育人协议,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先后引进中南大学、湖南师大等30所高职院校,定向培养专技人才。三年来,园区帮助产业工人提升学历785人次,获得专技职称952人次,培养专业化工技术人才1000余人。


                                         创新驱动  向“绿”而行

  沿着园区扬帆大道驱车直行,抬头可见两旁偶有竖立的“烟囱”,看似在向天空排出一团团白色“烟雾”。“它们不是烟,而是锅炉加热蒸发的水汽。”中石化催化剂云溪基地负责人介绍,“你看到的‘烟囱’都不排放‘烟’了,这里排放的气体都经过绿色技术无害化处理。”


  云溪区境内有28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水质综合达标100%,“绿”的底色伴区而行。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湖南省“五好园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始终逐“绿”前行。天向蓝、水向绿、工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新时代产业工人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那样从事流水线上的车铣刨磨钳,而是争相创新施展才干。


  “公司研发生产的无尘瓷砖胶、净味涂料等工人友好型产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概率。”岳阳市劳动模范、岳阳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闫飞介绍。日前,该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供应海外市场的防水材料。一面面展示墙上,张贴着车间各班组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成果。


  从绿色化工产业特征出发,云溪区总工会组织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实操、设备维护、安全环保等方面搭建技能比武平台,将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五小”群众性创新与“安康杯”竞赛有机融合,培养选树“湖湘工匠”“巴陵工匠”“云溪工匠”,掀起了科技创新、岗位建功的劳动热潮。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最强动力”。云溪区总工会鼓励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建立了湖南现代石化产业中试基地和湖南石化新材料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引进国家和省级职工创新团队36个,集聚高技术人才5000余人。同时成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织跨企业、跨行业技术交流和成果推介活动。2024年园区职工贡献的发明创新和合理化建议超过1200余条,其中20项创新成果获得专利。


                                           暖心服务  可达可得

  “我在一个易燃易爆的大型加氢装置里工作,感觉像坐在一个炸弹上,神经时刻紧绷,不敢眨眼,晚上也失眠,怎么办?”12月13日下午,云溪区总工会一楼“心灵驿站”内,35岁的李师傅眉头紧锁,焦急地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曼妙求助。周曼妙安抚着李师傅情绪,并尝试通过绘画、沙盘等方式与对方交流。


  “我们建设了多个‘心灵驿站’免费开放,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云溪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啸霆告诉记者,面向企业和项目一线,云溪区总工会每年投入上百万元,抓实做细“双联”“四季送”和医疗互助、心理辅导等关爱服务工作,赋能广大职工成长成才、创新创业。



  依托国家级职工书屋和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云溪区总工会和园区工会、企业工会联动,不定期举办读书会、阅读分享、文化沙龙等活动,改扩建园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扶持15家企业创建模范职工之家和“百优食堂”,举办各类问题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生活。2024年还建成投用职工“爱心互献驿站”,覆盖企业(项目)196家,惠及公交司机、环卫工人及企业职工80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用工400余个,为职工提供就业信息2600余条。

  “园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100%,50人规模以上单独谈,50人规模以下一起谈,让产业工人对收入有信心。”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云溪区总工会督导企业落实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引导依法维权,联合人社部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室。2024年解决劳资纠纷及各类疑难问题60多个,帮助职工挽回损失500余万元,工会的暖心服务可感可知、可达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