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县委党校全面贯彻中央、省市《2013-2017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坚持继续“教学立校、质量强校”的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积极履行职责,奋力作为,创先争优,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再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县级党校”。
一、主要工作成绩
1、干部教育培训有新成效。一是归口培训管理,扩大了培训规模。年初,县委组织部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形成了党校办班的规律性、稳定性,实现了全员培训、按需培训的有效结合。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学员3024人,其中计划内培训班15期,培训学员2129人,计划外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895人。超额完成了培训工作任务。二是“突出三条主线”,提高了教学质量。干部教育培训紧扣“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全县发展战略”三条主线,优化了主体班课程设置,明确了教员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同时逐步健全和完善“三集体一评议”的教学制度,做到每一个新课题必须经过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听课、学员评议等环节,凝聚团队智慧,全提高教学能力。全年共推出了40个既富于时代气息,又贴近干部实际的优秀专题课,课题更新率在68.9%%以上,教学质量测评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2、科研咨政水平有新提升。确立了“为党委政府决策咨政服务”的科研主攻方向。一是组织了大量调研活动,围绕“岳阳县主动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课题,调研组深入麻塘镇、鹿角镇、东洞庭湖管理委员会等地调查走访,围绕“县城建设与发展”课题,调研组深入城关镇、住建局、规划局等相关单位座谈。在中青班和科干班办班期间,共列出“土地流转”、“群众对依法治国的期望和建议”等12个专题展开调研,实现科研质量上得去,科研方式沉下去的目标。二是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全年共撰写11篇调研报告和篇理论文章,确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省级科研立项课题,其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高举思想解放旗帜》、《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发展成果•现实意义•实践路径》等荣获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市一等奖,省二等奖。有力彰显了党校的科研水平。三是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为搭建咨政服务平台,党校今年共办了4期《学习与思考》,校刊的创办,标志着科研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县委、县政府政府对党校科研工作相当肯定,有很多好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社会反响良好。
3、后勤保障能力有新突破。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入300多万元新建学员宿舍楼,弥补了多年来制约党校发展的短板,党校具备同时容纳300人的办学规模;投入10多万元完成了办公楼及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为学员、教职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投入20多万元新建党校校门。今年党校建设是继2009年大投入以来又一个高峰年,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二是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进一步细化了报告厅管理制度,提高会务服务标准,全年共承接各类型会务120场次,展示了我县会务工作形象;进一步规范校园水电维修和安全排查工作,全年无一起水电安全事故;进一步完善食堂、学员宿舍楼、报告厅等劳务用工的选聘、管理和考核制度,充分激发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后勤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4、服务中心工作有新贡献。一是竭力服务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基础,党校按照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做到了我县各活动单位宣讲全覆盖,同时主动作为,在《学习与思考》上开办专刊,在课堂上深入讲授,在科研上形成了有分量的理论文章,为我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作出了党校独特的贡献。二是组织专题宣讲,服务全县中心工作。按照县委部署,充分利用党校优势,积极成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宣讲团,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户开展宣讲活动,共宣讲150场次,听众近万人次,为全县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积极申报“省级园林单位”。为配合做好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党校在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申报了“省级园林单位”,在做好党校校园绿化维护的同时,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做好还积极主动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中开展各项规定工作,并在组织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在义务献血、文明劝导中做出了特色。
5、机关作风建设有了新常态。党校始终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紧密联系党校工作实际,聚焦“四风”问题,共梳理出校委班子存在的18个突出问题,确立了10个专项整治任务,提出了36条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到位,成效显著,以制度建设构建了机关作风新常态。一是建立了健全机关作风建设与问责制度,每位教职工向校委会签订承诺书,坚持“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二是建立了季度作月讲评制度,每月底召开1次全体教职工例会,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讲评会,对照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每位教职工通过对前段工作自评、互评、校委会总评,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常态化提供了平台;三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合理局面,激发教职工干事激情,营造“事事有人做,人人抢事做”的工作氛围。
二、基本经验和做法
1、坚持“党校姓党”,明确办学方向。一是体现在办学宗旨上,始终把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阵地,学习宣传科学理论的阵地,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二是体现在教学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夯实马克思主义教学课程的基础地位,突出党校教学本色。要真正做到解读报告不走调,宣讲精神不变味,始终绷紧“党校姓党”这根弦,始终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
2、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有为赢得有位。一是突出阵地作用,坚持“巩固主体班、挖掘计内班,搞活部门班”的办班思路,主动为乡镇、部门进行“菜单”式培训,延伸培训触角,扩大培训规模,树立“质量立校”工作理念,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成品牌。二是突出思想库作用,利用党校优势教研资源,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广泛开展决策咨询服务,积极向县委政府建言献策,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以“有为”赢得地位、树立形象、争取重视。
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从严治校。一是坚持制度管人管事。科学制订了各项工作制度,以制度来厘清岗位职责,切实做到了以制度管事,将党校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提升工作业绩。二是建设“三型”机关。通过“学习型、效能型、和谐型”机关建设,进一步改善党校工作作风,提振党校人精神状态。在不断学习、提高中增强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营造和谐氛围。三是加强学员管理。严格执行《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细则》和《主体培训班学员百分制考核办法》,量化细化学员考核标准,收到了“管得住、管得严、管得好”的良好效果。
4、突出能力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一是加大教师培训进修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上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进修,全体教师分批次到省委党校参加培训,并通过实地调研、跟班学习等途径,促进教师成长成才,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二是注重教师在教学科研中自我提升。目前形成了两个提升教师能力的平台,一个是以“三集体一评议”为平台,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贯穿于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听课和学员评议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另一个是以《学习与思考》平台,要求每一季度出一期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提升教师调查研究的的素养,增强科研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是教学力量相对不稳。党校很难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引进来的高素质人才也很难留住,导致党校教师队伍缺少新鲜血液,缺少多岗位历练,提升教学水平难度加大,优势教学力量难以保证。三是队伍建设比较滞后。2008年11月我校已通过中专体制评估验收,但四个科室负责人的政治待遇至今尚未解决,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干事的热情,影响了党校工作。
党校正处在提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党校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守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把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县党员干部,作为党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科技强县、旅游兴县”提供智力保障,推进党校工作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