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新闻

湖南省社科专家服务团来岳调研为文博事业发展把脉问诊开良方

来源:市社科联 发布时间:2025-03-25 09:45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社科专家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中的咨询作用,落实岳阳市重点推进改革事项,为第四届湖南省旅发大会献智出力,3月19日至20日,由省社科联、省文旅厅、省文物局,岳阳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旅广电局承办的“岳阳市域博物馆‘省市县联动’统筹协调发展机制”2025年湖南省社科专家服务团岳阳行成功举行。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胡代松带队,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谢青,省文物局副局长颜喜,长沙学院人事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蒋晓东,湖南博物院纪委书记、副研究馆员李丽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建华,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刘则,省社科联办公室主任陈巍,省社科联党组秘书邹康一等社科专家服务团一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赵岳平,市政协副主席张赟等出席。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光明等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岳阳文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参加调研和座谈。

    专家一行先后来到汨罗市博物馆、岳阳县博物馆、洞庭湖博物馆、岳阳楼博物馆、岳阳文庙等地,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实地了解岳阳文化资源利用、文物保护传承、博物馆提质改造等相关情况。座谈会上,服务团专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围绕全省博物馆“一张网”建设、文博产业融合创新、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省旅发大会筹办、岳阳文博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并对与会人员提出的相关困惑进行逐一回应。

  胡代松指出,通过专家团的调研,对岳阳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的来说,岳阳的文博产业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好的基础,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统筹发展机制完善以后,一定大有可为。本次社科专家服务团岳阳行活动是一个新的开始,各位专家将对形成的成果做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为岳阳文博产业的发展贡献社科的智慧和力量。将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一如既往地为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智献力。

  张赟对专家们关心支持岳阳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此次活动中各位专家对岳阳市域博物馆省市县联动统筹协调发展建设工作开出了许多“良方”,岳阳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吸收借鉴,将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做好下一阶段工作。

  

    专家建言观点摘录:

  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谢青:博物馆省市县联动,要延伸“馆”的主体。把革命历史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纳入研究的范畴;要突出“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的整合、人才的联动、活动的联动、数字化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动等方面;要发挥“统”的作用。发挥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来激发大馆带小馆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激励、资源保障以及成果共享的方式确保带的作用能够落到实处。

  省文物局副局长颜喜:一是实施一馆一策分类指导;二是实施双轮驱动,互惠互利。双轮驱动,就是产业事业双轮驱动,带动文博和旅游业的融合推进;三是逐步实施,整体推进。首先从省馆、省直的一些重点馆开始切入,然后再在全省普惠性进行推广。最终目的是通过省市县联动的手段,通过博物馆体系改革实现全省博物馆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

  长沙学院人事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蒋晓东:文博产业要加强与研究力量的联动。有针对性的设置重大重点专项课题进行研究支持,形成高质量的成果,指导文博产业发展;文博产业要加强与其他文化事业的联动。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品牌活动。通过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参与;加强文博产业与教育领域的联动。依托高校提供专业方面、人才方面、教育资源方面的支持。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建华:对岳阳文博的四个评价和建议。第一是场馆有短板;第二是人才有优势。岳阳的文化文博人才在全省来说还是有优势的。希望岳阳更加重视这些人才;第三是资源有特色。有一些不可替代的资源,比如岳阳楼、平江起义、万里茶道岳阳段、汨罗青铜器等,这些资源的保护发掘的积极性还要更高一些;第四是发展有潜力。岳阳有163公里长江岸线,要立足岳阳、放眼全省、站在全国的高度利用好研究好长江文化这个热点。

  湖南博物院纪委书记、副研究馆员李丽辉:希望通过实施省市联动,实现文物的流通、展览空间的互用、人才的互用,以及全链条的机制共享和利益共享;把握利用好文创绩效方面的机遇,努力突破把文创绩效政策实施落地;加强人才互通培养。建议把省一级高级职称专家,或者文物修复专业人员下到地州市进行指导,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建议岳阳市积极提供政策将青年文博工作人员送到高校进行学历提升。

  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刘则:明确岳阳市博物馆的战略定位与差异化发展;加强博物馆的技术赋能与体验的创新。做好低成本和高效率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轻量化AI导览,线上特展,沉浸式场景体验等;加强藏品的活化与学术的支撑;加强文旅融合与可持续运营。利用好IP产业带动市县级的文创联动和开发。构建“博物馆+”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