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茆山西北面、康王熊彭村西面、与北港乡奇家村张戴组相邻有一座小山叫凤凰山,山脚下有一股清泉,泉水冬暖夏凉;山顶上有一座庙叫相公庙。现在的庙于1991年修建,为砖木结构。庙前面有一座两米多高的铁铸香炉,每天香烟缭绕。正殿是相公菩萨,两边还有尊佛像。
说起相公庙,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据说明代仁宗洪熙年间,临湘一户姓杨的人家,世代行医,因医术高明,在当地颇有名气。杨家有一个儿子,名叫杨源。杨源聪明伶俐,记忆力非凡,自幼勤奋好学。他除了精读很多医书,还攻读了许多古文。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当地人称他杨相公。
杨相公十八岁那年赴京应试,却未能及第。回临湘时他走过大赵、张戴(均为奇家村屋场名),此路是平江、临湘北部至岳阳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他上了凤凰山的高坡,已经很疲倦了,只得坐下来休息一下。照惯例,远途返回平江、临湘方向的人,遇到天黑时都会在康王桥投宿。康王桥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小集镇,有几家饭铺旅馆,还有几家养马专门送客的,杨源应该也是这样安排的。当时天已经黑了,加之深秋天气骤然变冷,一阵阵寒风向他袭来。这位长期在温室里长大,又经过长途跋涉、弱不禁风的杨相公怎禁得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袭击,他只得就地而卧……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第二天,当地一农民来到山坡上,发现一具眉目清秀相公模样的尸体,他也无法追究其原,只好邀了本地两个人,将尸体简单葬于凤凰山。
说起来更奇怪。时过一年多,那位首先发现尸体的人患了伤寒病,经几处寻医求药未见疗效,病越来越重。有知情者提出疑问,患病者是否因为埋葬了那相公尸体,其鬼魂附身作祟,而引起患病呢?一天晚上,他刚入睡,真的梦见杨相公来了。杨对他说:“我姓杨,名源,你不要怕,你安葬了我,我会保佑你的,我是医生,你记住几味药方:桂枝、麻花、青龙、板蓝根、甘草,吃药后,病定会好的。”(以上几味药的用量分别在梦中已交代)。杨源说了几味中药名就走了。那位农民一醒来,梦境记得清清楚楚。第二天,他将信将疑,要妻子买了这几味药,煎汤喝下,不久病果然好了。
消息一传开,附近有人生了病,就提着茶水、供果、香纸、鞭炮等来到相公墓前敬奉,然后将茶水供品等带回家中,让病人(吃)喝,大多数病人也有“药到病除之功效”,相公菩萨由此出名了。
由于相公菩萨保佑一方平安,有人提议要为他修建一座神庙,于是附近的人积极响应,主动捐款、捐物、投工,很快就建成了相公庙。从此,来庙求神者甚多,庙里香火不断,旗匾盈墙。
1958年,大跃进之时,破除迷信的浪潮遍及全国,也震撼了凤凰山,相公庙变成一片废墟。相公菩萨也被一根火柴处决,化为一团青烟升入
云霄。
至1991年,由于改革开放,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由当地农民黄细梅、冯仲生等牵头,发动村民自愿捐款,建成了现在的相公庙。当时正殿立的是一块木牌位。
2004年由村民黄觉先投资用樟木雕成相公菩萨,置于新修的相公庙的正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