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02-28
【洞氮小学】他们把课堂搬到了田间
来源:岳阳市洞氮小学   2019-11-04 20:17
浏览量:1 | | | |

秋意浓,劳动乐。踏着金秋十月的阳光,洞氮小学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享受劳动带来的欢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同学们都会背这首《悯农》古诗,可我们平时吃的稻米是如何得来的,相信很多同学都只是略有耳闻。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体验了一回割稻谷、打稻谷。


收完稻谷再学习打稻谷,现在大家都体会到粮食种植的不易和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

穿过田野,爬过山坡,同学们来到了种植基地。生长在城里的孩子肯定没种过菜,可能很多蔬菜都不认识,走出来让孩子真正亲近大自然,认识农作物,也是一种科普教育。

同学们纷纷拿起小锄头,松土、挖坑、浇水、扶苗……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劳动的兴奋和喜悦。

挖红薯啦!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跃跃欲试。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看到生长在田地里的红薯,当刨开土地,看到大大的红薯露出头来的时候,惊奇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同学们干劲十足,比比谁挖的红薯大,比比谁挖的红薯多。 以前只在书本上学到过红薯是块根,但却不知道那么一根柔弱的茎下面却埋藏着一串巨大肥硕的红薯!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防止飞来飞去的小鸟把农民伯伯辛苦种的菜偷吃,我们该怎么办呢?扎个稻草人!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田地里一只只创意无限的稻草人横空出世。

画过水彩画,画过素描画,用五谷杂粮作画还是第一次。这红红绿绿、黑黑黄黄的豆子,在同学们的手中摇身一变就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手工艺品。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次的劳动体验活动,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田野间的课堂”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孩子亲自参与田间劳动的具体环节,体验劳动带来的收获与欢乐,感受收获粮食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的节粮惜粮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