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查询大厅 > 开放档案查询 > 数字资源采集
《湖湘独一档》|湖南和平解放档案第二集
“桃子湖便宴”这幕历史剧,谁是真正的推手?谁又是最深的潜伏者?
编稿时间: 2024-01-05 16:31 来源: 湖湘档案 
 

  


    湖南省档案馆关于湖南和平解放的这组珍贵档案,包括通电、文书、布告、印信、会议记录等,他们都是湖南和平解放、政权平稳交替的见证者。

  其实,还有“一位”历史的见证者,它就是位于岳麓山下、桃子湖畔的方叔章公馆。

  1948年11月19日,方叔章公馆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宴。在轰轰烈烈的历史书写中,这场家宴所占笔墨并不多,但其实它在湖南和平解放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幕。

  首先是登场的人物不简单。主人是方叔章,受邀者包括湖南大学教授李达、伍薏农,副教授萧敏颂,还有时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的萧作霖,省政府秘书长邓介松和程潜族弟程星龄。背后替方叔章筹谋的真正推手,则是余洪志。

  其次是身份错综复杂。这场便宴表面上看是中共湖南省工委、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湖南民盟三方的一次政治会谈,实际上,萧敏颂还有另一层隐秘身份——中共长沙特别支部党员。

  第三,话题关系重大:赴宴的宾客从早上一直谈到晚上,话题只有一个: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形势下,湖南怎么办?程潜怎么办?

  李达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我只直率地说了三句话:程颂云应当保卫湖南的和平(意即湖南的和平解放);蒋介石不会有兵到湖南来,只是白崇禧从武汉后退时到湖南有一个时期的停留。应善于自处。”

  由于李达具有中共一大代表的特殊身份,与会的国民党人士立即悟出了他为地下党传话的含义。

  宴会后,程星龄、邓介松和萧作霖将与会情况转告程潜,程潜大为震动。

  有意思的是,在桃子湖便宴上,余志宏并不知道萧敏颂是“自己人”。

  萧敏颂受命的长沙特支,从成立开始,就是受湖北或上海局领导,与湖南省工委系统一直是并不相交的两条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更深远的考虑——一旦湖南地下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还有一支力量可以继续在长沙战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